“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带我去捉鳅,小牛的哥哥带他去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带我去捉泥鳅……”。还记得这首童年的歌谣吗?
俗话说,“秋风起,泥鳅肥,初冬泥鳅赛人参”。但是,要是说自然中,泥鳅出产最多、最活跃的,应该是春季。
泥鳅,除非水温过高/过低或者水中缺氧,一般是喜欢栖息于静水水底,或者是富含腐殖质的淤泥中。
所以,冬季,泥鳅是躲在淤泥中猫冬的,而到了夏季,水温过高,又在水底或者钻进淤泥避暑。
初春,气候转暖,水温回升,泥鳅从融冰下的泥洞或塘底污泥中钻出来,聚集到沟渠、池塘、溪流等浅水水域,拼命进食,育肥养胎,以备春末夏初的繁殖。
这大约是春季,特别是刚入春不久,泥鳅好吃的原因。
因为一冬的静养,泥鳅肉不至过于硬实,而刚刚出来进食,又不会太过肥腻。
初春的泥鳅,忙于进食,所以捕捞会比较容易。
田间水渠,布网蹲守,一夜下来,也会有不少收获;要是兴致好的,抓了蚯蚓,去水塘里,钓泥鳅,遇上泥鳅多的地儿,一会会儿就有泥鳅上钩扯线,钓竿一提,一条活蹦乱跳的泥鳅跃出水面……
阳春三月,又到了泥鳅肥美的季节,爱吃泥鳅的小伙伴们又能大饱口福了。可你对它真正了解吗?
泥鳅,又称鳅鱼、黄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在中国南方广为分布。泥鳅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等矿物元素以及大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比鲫鱼、黄鱼、虾高出3~4倍,而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也比其他鱼类要高。
泥鳅性平,味甘,具有暖脾胃、袪湿、疗痔、壮阳、止虚汗、补中益气、强精补血之功效,是治疗急慢性肝病、阳痿、痔疮等症的辅助佳品。此外,泥鳅皮肤中分泌的黏液即所谓“泥鳅滑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可治小便不通、热淋便血、痈肿、中耳炎。
对于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体虚盗汗以及癌症患者放疗化疗后、急性黄疸型肝炎、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泥鳅。此外,泥鳅维生素B1含量丰富,风味独特,肉质细嫩松软,易消化吸收,是肿瘤病人理想的抗癌食品;其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同时,泥鳅能够醒酒,并能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因此,常喝酒的人应多吃泥鳅。
由于大量捕捉,野生泥鳅日益稀少,如今市面上出售的泥鳅大部分是人工养殖,营养和口感大大逊色于野生泥鳅。十一生产队生态农业高端会员中心网购商城推出的山村水田野生泥鳅,来自偏远山村里的纯绿色食材一定能让你吃得开心、吃得放心、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