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关于十一生产队辣椒酱的故事!
“吃货”一词的应运而生恐怕要得益于《舌尖上的中国》火遍了大江南北吧。还有朋友圈里秀恩爱、晒幸福、深夜放毒流传出来的“美照”。当然,我也是个“吃货”,我就是杨家坳食品有限公司的酱腌菜研发技术员,这个得归功于出生时、嘴上就长着一颗痣的功劳。从满世界的搜罗美食、到琢磨如何把鸡蛋糕蒸的又软又嫩又好看、算是一个吃货的进阶吧。
对于美食,大家貌似都愿意给她加一个美丽的传说,似乎有个美丽的传说傍身,就有一种黄袍加身的优越感。比如过桥米线呀,传说是总不中第的一哥们吃着吃着就中了状元;最厉害的是涮羊肉了,好像是厨子的急中生智,救了忽必烈的命?
我也想给我们十一生产队辣椒酱编一个厉害的故事,增加点卖点,比如说:我祖上曾是皇家御厨,一日皇上又任性了,吃腻了甜面酱拌的“东北沙拉”,于是祖上集中生智,将火红的辣椒剁碎,加入佐料,制成了色香味俱全的辣椒酱,皇上赞不绝口,辣椒酱的配方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特别幸运,这个秘方是我家的!然而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下面我要讲的是一个不那么玄乎但是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会做饭的姑姑真是一个莫大的恩赐,围着姑姑转的日子里,我与黑暗料理是绝缘体。姑姑当然不是什么皇家御厨的后代,只是对食物的拿捏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我的舌尖也被姑姑的炒勺养得越来越刁钻。冬天里我有金黄脆果子,秋天里我有鸡汤小馄炖,夏天里我有香甜西瓜,春天里我有一碗阳春面。就是一碗简单的面,却能吃出鲜香的味道。生活到极致,便是简与素。
每年秋天,红辣椒成熟的季节,姑姑都会做一大盆的辣椒酱,从最原始的手摇机器,到如今发达的电动机器,它们都陪着姑姑的辣椒酱走过漫长岁月。
在我们家,辣椒酱是餐桌上一份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一碗简单邵阳米粉,加上一勺辣酱,会有一种幸福感;一碗鸡丝素面,来一勺辣酱,热闹了一碗的清汤寡水;一顿热腾腾的火锅,融入稠密的辣椒酱,真是刺激了睡着的味蕾。辣椒酱,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能有一种画龙点睛的神秘力量,吃出满满的幸福感。
一顿热腾腾的火锅,配上秘制辣椒酱,或许就是生活中的一种小确幸吧。啊~好东西当然要大家一起分享嘛!于是我就动了“小心思”,和姑姑学起了做辣酱,姑姑把配方给了我,还给我画了重难点,可是我是个倔强的小伙子呀,总觉得自己能研制出更好吃的辣酱,那叫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雄赳赳气昂昂的跑到超市去集齐了各种各样的原料,准备回家召唤神龙,让全世界最好吃的辣椒酱腾空出世,自己还骄傲的调整了配比,小心翼翼地切辣椒,剥大蒜,做笔记,期待着我的秘制神酱出世。然而………我这个长江后浪并没有推动姑姑的巨浪,老老实实的拿着姑姑给的秘方,画的重点,慢慢熬我的辣椒酱。在这里,还是要标榜一下自己的发现,由于辣椒过于新鲜,熬出后汤汤水水有些多,缺了点粘稠感,于是我就想了个办法给解决了,什么办法呢?我不告诉您!我可没有那么肤浅的放那些个淀粉添加剂,我的原则可是无添加!
对于卖辣椒酱这件事,我是认真的,就像小时候上学那样认真,每一道工序都是亲力亲为。如果当初知道自己这么喜欢做饭,学什么外语呀,去新东方多好呀!这件事,可比翻译资料有趣多了。做辣椒酱只是一个开始,我这个双鱼座的脑子里每天都在天马行空,谁知道下一秒我又能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最后的最后:来尝尝我的辣椒酱吧,或许这就是您喜欢的味道呢!
手机扫码二维码
我在这里等您